绿化养护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
园林绿化是为了改变自然面貌、改善地方气候和环境条件,为居民创造良好的、合乎卫生要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,主要用植物材料形成的一定的用地。在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过程中,做好日常的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,对于提升整体园林质量,保障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有着积极的意义。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。
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力度,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,还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,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、清洁的生存空间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不仅要注重美观的效果,更要充分考虑到植树成活率的问题,这对于园林绿化施工单位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一、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意义
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改善了城市投资环境,对城市形象起到了有效的提升,并极大的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。但是园林绿化的主体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,因此,需要我们精心养护和管理,也只有我们精心养护与管理,才能在保持现有园林绿化工程成果的基础上,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、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。因此,要让园林绿化工程持续地发挥作用,养护与管理工作是关键。只有在全过程中重视了养护和管理工作,园林植物造景效果才能真正实现,园林绿化工程的建造成本才能降低,有限的植物材料资源才能充分利用。
二、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
1、重建轻管,园林绿化养护资金投入不足。近年来,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争创园林城市、生态文明城市以及国家卫生城市的热潮,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迅速发展,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对于这些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投入较大。但是对于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投入不足,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的资金缺口较大,造成了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出现了养护人员力量不足、养护设备数量种类少、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养护质量不高、养护管理工作较为粗放。
2、园林绿化设计施工阶段的不合理,增加了后期养护的难度。在一些园林绿化养护工程设计阶段,一些设计人员未能充分考虑到后期养护的实际情况,在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、栽植密度、苗木规格等方面设计上存在着较多的不合理,例如违背植物的地域性与气候需求、绿化植物种植密度过大、植物种类搭配不当等问题,不仅造成绿化植物的存活率不高,而且导致绿化养护工作方案制定困难,增加了绿化养护工作任务量。
3、园林工程绿化养护技术水平不高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无论是绿化植物修建,抑或是园林绿化植物的施肥、病虫害防治以及灌溉等工作,都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。但是部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部门的技术实力较差,对于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技术要点把握不到位,造成了园林绿化养护工程整体工作标准不高,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效果较差。
三、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方法
1、浇水和排水
1.1浇水。植物在生长的不同时期,对水分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,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要根据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来确定灌水量。比如,对处于萌芽状态的植物,要控制好浇水量,不宜过多;而处于枝繁叶茂期、开花结果期则要适当增加浇水量。
1.2排水。如果土壤中水分含量过多,会造成土壤缺氧,使根系进行无氧呼吸,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会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,造成植物死亡。所以,在积水过多的时候就需要及时排水,鉴于园林整体景观效果,一般会采用设暗沟的方式来实现排水的目的。
2、施肥。树木的生长需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,而土壤中含有的营养元素的数量是有限的,且会逐渐减少,所以必须不断向土壤中施肥,以补充营养元素,满足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,使园林植物生长良好。不同的园林植物、同一园林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,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同,对肥料的种类、数量和施肥的方式要求均不相同。植物移植初期,根系处于恢复生长阶段,吸肥能力低,宜采用根外追肥,可喷0.5%~1%的尿素、硫酸氨或磷酸二氢钾等速效肥。一般行道树、庭荫树等以观叶、观形为主的园林植物,冬季多施用有机肥料作基肥;生长季节多施用以氮为主的有机肥或化肥,促进枝叶旺盛生长、枝繁叶茂、叶色浓绿;但在生长后期,应适当施用磷、钾肥,停施氮肥,促使植株枝条老化、组织木质化,使其能安全越冬,以利来年生长。以观花、观果为主的园林树木,冬季施有机肥作基肥,早春及花后多施以氮肥为主的肥料,促进枝叶生长;在花芽分化期多施磷、钾肥,以利花芽分化,增加花量。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对土壤营养成分的分析,补充相应缺乏的微量元素。
3、整形修剪。整形修剪是园林植物养护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措施。在园林上,整形修剪广泛地用于树木、花草的培植以及盆景的艺术造型和养护,对提高绿化效果和观赏价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整形是树体通过人工手段,形成一定形式的形状与姿态。修剪是将植物某一器官疏删或短截达到园林植物的栽培目的,修剪技术除剪枝外,还包括摘心、扭梢、整枝、压蔓、撑拉、支架、除芽、疏花疏果、摘叶、束叶、环状剥皮、刻伤等。
3.1落叶乔木的整形修剪。具有中央领导干、主轴明显的树种,选择中央领导枝上生长角度比较直立的侧芽代替,培养成新的主轴。主轴不明显的树种,选上部中心比较直立的枝条当做领导枝,形成高大的树身和丰满的树冠。凡不利于以上的,如竞争枝、并生枝、病虫枝等要控制。
3.2常绿乔木的整形修剪。杯状形的修剪:杯状形行道树具有典型的三叉六股十二枝的冠形,主干高在2.5-4m。整形工作在定植后5~6年内完成,悬铃木、合欢常用此树形。生长期内要经常进行抹芽,抹芽时不要扯伤树皮,不留残枝。冬季修剪时把交叉枝、并生枝、下垂枝、枯枝、伤残枝及背上直立枝等截除。自然开心形的修剪:由杯状形改进而来,无中心主干,中心不空,但分枝较低。定植时,将主干留3m或者截干,春季发芽后,选留3~5个位于不同方向、分布均匀的侧枝行短剪,促使枝条长成主枝,其余全部抹去。生长季注意将主枝上的芽抹去,只留3~5个方向合适、分布均匀的侧枝。来年萌发后选留侧枝,全部共留6~10个,使其向四方斜生,并行短截,促发次级侧枝,使冠形丰满、匀称,如嫁接银杏。
4、病虫害防治。园林植物经常会发生多种病虫害,对植物的生长造成极严重的破坏性,因此,需要采取综合的防病虫害措施,来消除这种破坏性。病虫害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,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也有很多种,单靠一种防治措施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。所以,防治病虫害最重要的还是要综合各种防治方法的优点,这样才能从源头控制病虫害的发生,并争取将病虫害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限度.
结束语
园林绿化工程是人们休憩和欣赏自然景观的公共场所,而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表现载体。因此,有必要加大园林植物的养护工作,在园林植物养护过程中要从浇水、除草、防病虫害等方面多加注意,做好园林植物养护这项基础性工作才能促进园林工作科学化、系统化和合理化,从而提高园林的整体景观效果。